心中有爱,便无障碍
——记船舶学院传爱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
夏日炎炎,威海的七月正经历着酷暑的考验,伴随着一声集结的号令,传爱社会实践团全体行动,举办了以“让‘爱’改变‘碍’”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穿上整齐的队服,向着一致的目标,怀着同一份爱,播撒最美的感动。
为爱准备,生活实践初体验
在暑期来临之前,刚刚组建的团队面临着项目创意、实践资金等诸多问题,为了制定出有创意、有效益、可实行的项目方案,团队各个组长绞尽脑汁,出谋划策,团队各个成员积极投身,献计献策,经过了多次的讨论修改,我们最终将实践活动确立为以调查为主、把调查、宣传、服务、深入四方面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活动在威海市三市一区进行10天。当为项目名称的创意一筹莫展的时候,宣传组组长郭聪聪灵机一动,提出了“让‘爱’改变‘碍’”的项目名称,取“爱”与“碍”的谐音,“爱”既代表我们传爱实践团,也代表我们每个队员心怀的一份爱心,“碍”也同时代表了智障儿童的身体障碍和我们克服实践中各种困难的勇气与决定。
为了为团队积累更多的实践资金,我们开展了爱心义卖和爱心募捐活动,爱心义卖以募集到得大四毕业学长的旧书为资本,在书单下发期间进行旧书出售活动,时至今日,那三公寓九公寓门前整个晚上站岗收书的身影,烈日下挥洒汗水的面孔都历历在目。
传爱初行,信息感动双丰收
随着项目启动大会的召开,实践活动缓缓拉开帷幕,实践的第一天我们团队分为三组对威海市残联、福利院、特殊儿童教育学校进行走访。而在残联的一组收获颇丰。当毫无经验的队员刚刚踏进大门时,就被一群不停的喊着“老师”的孩子围了上来。一个孩子将队长和安全队长紧紧的抱住,队员们手足无措,经过初步的熟悉,终于找到突破口——唱歌、写歌词!孩子们对歌唱的热爱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大家作一团,右一圈,把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教给他们,帮他们把歌词也写了下来。令队员们兴奋的是,孩子们能跟上大家所唱的歌曲,在歌声中慢慢拉近了与队员们的距离。离开时,对着路丽睿兴奋的说“我们以后还来这里。”
福利院分队深入道福利院护理科,同护理科科长邢科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福利院目前智障儿童数量比例、康复条件、康复成果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之后还在福利院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福利院的各康复治疗室,收获颇丰。
特教分队受到学校放假因素的影响,未能深入校园内部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与保安、留校值班老师、学校周围的居民的交流,也收获了不少信息,对特教学校有了一些了解,同时正如特教队长董晓遗憾的说道:“连学校周围的居民都不了解,其他民众可想对特殊儿童及其帮扶的关注程度可想而知。”
深入体验,调查学习并肩行
为了近距离的了解福利院孩子们的活动,实践队员王雷加入了“爱,感恩”活动团队,和福利院的孩子们同吃同住整整七天。七天里,王雷了解到这些孩子都有着或心酸坎坷或不幸的故事,入院前孩子们的共性是缺少“被爱”;七天里,王雷也看到了福利院的孩子们在护理人员的照顾下快乐成长:无家可归的孩子视福利院如家自立自强、智障儿童有福利院“妈妈”的24小时呵护。孩子们需要社会正面关爱,他们说不太喜欢那些团体、组织、队伍走马观花式的探望或是怜悯。福利院是一个收集爱、产生爱、输出爱的地方,这里的孩子和几天的生活让王雷这些实践队员收获很多。“爱·感恩”团队的行动也被威海日报、威海晚报相继报道。
街头调查,宣传爱心齐播撒
在经过第一阶段后,我们团队走上街头,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在调查中,不同的人反应也不同,有人配合,也有人不愿填,队员们遭遇这白眼,接受者决绝,但也收获着爱心。被调查民众从老人到小孩,从白领到工人,丛老师到学生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都囊括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威海一中的老师,在问卷上补充了很多自己的话,然后要了队员一张照片,他说也要给自己的学生讲讲大学生在做着传递正能量的事情。
调查结果分析环节,团队成员各抒己见,有人慷慨陈述,有人拍案反驳,有人补充说明,激烈的讨论分析,团队总结出目前威海市在智障儿童康复服务方面的优缺点,进而推演全国的形势,可谓收获颇丰。
播爱远行,心声尽道爱无疆
实践的第三阶段,团队分头到荣成、乳山、文登进行走访调查,各队通力合作、收获很多。当交流时,队员们发现有的康复训练中心没有“对症下药”,脑瘫引起孩子们肢体不协调,而康复仅仅是训练肢体。“我们应该尽我们的力量帮助他们,尽管我们的力量有限。”一句话,道出了每个队员的心声。
传爱实践队在爱心之旅中,传递了爱心,锻炼了自我,收获了感动。我们应该相信,这支队伍会将对孩子的爱传递开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