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实践 服务地方
发布者:谭军华   编辑:海洋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2日

 

调研实践 服务地方

              --记船舶学院2013年暑期“调研山东”各团队

    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在暑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反映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增进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建言献策,响应共青团山东省委、校团委的号召,船舶学院结合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推荐了三支团队参加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各团队认真筹备、充分讨论、深入调研、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了解了社会,服务了家乡,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成长。

    2013年7月20至7月30日,船舶学院12级学生党支部调研团走进了威海市的学府家园、昌鸿小区、东发园林小区、国税生活小区、东涝台村等17个社区,对社区停车场、公厕、垃圾桶、公交站牌等公共便民设施进行了《社区基础设施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社区居民的心声,分析居民的迫切需求,队员们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讨论如何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实现便民设施的资源共享,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上报给威海市相关部门。

2013年8月1日至8月15日,船舶学院点点实践团秉承“立足家乡,服务家乡”的理念,在全国棚改拆迁重点地级市枣庄市开展了《城市拆迁成果和现存问题》的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活动中,点点团队的成员们先后走访了枣庄市滕州的滨湖镇、西岗镇、东沙河镇、洪绪镇共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龙庄、岗头等涉及拆迁的十几个自然村以及枣庄市薛城区城市综合体街区棚改区、滕州荆西商贸成片区等。期间,团队在村间街头做问卷调查,从被拆迁当事人中了解群众对拆迁的看法、收集群众对拆迁的心声;拜访村委书记,了解拆迁一线工作者的心酸及拆迁现状;访谈政府工作人员,获取详实的拆迁政策及具体的实施方法,采访了拆迁中的钉子户以及赴京上访者,了解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点滴故事。最终形成了《关于枣庄市拆迁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调查报告》,提供给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2013年8月1日8月14日,船舶学院归园实践团回归“菜园”,走进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在为期半个月的调研过程中,归园实践团的成员足迹遍布寿光,沿着蔬菜产业链低端向上端采访。他们从采访菜农开始,分发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奔赴农资店、农机厂、育苗场等与菜农生产息息相关的机构了解掌握一手资料。队员们了解了寿光市对剧毒农药监管的严格,认识了真正的小康村-三元朱村;感受到了现代化的种植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归园实践团与政府部门的交流中,大家了解到寿光“一乡一品”的蔬菜种植模式,蔬菜种植面积,对外出口贸易额,菜农平均收入、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权威信息。最终队员们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智慧,总结调研资料,为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总结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向相关的政府部门及市长写信反映。

“调研山东的活动结束了,但是一想起这些天队员们一起行动说笑的欢乐、 骄阳炙烤下的艰辛、遭人拒绝的郁闷、联系政府的困难、采访顺利的开怀、相互争吵的纠结、了解社会各阶层的艰辛…一切的一切都印入脑海,化为我们长大了的见证!”点点实践队长王雷说。

“能够深入社区了解民生,为学校所在地的政府发展提些建议,既锻炼了我们,收获了友谊,又了解了社会,服务了群众。我和我的团队感觉收获特别多。”12级学生党支部书记张鹏翔说。

社会实践作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船舶学院按照校团委关于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安排部署,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学院10、11、12级共计25个团支部全部参与了班级团队立项;学院审核通过了2013年5月组建了“传·爱”社会实践团作为校级实践团队;组织了点点实践团等3支团队参加第五届“调研山东”。各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了解社会,提升自我,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锻炼了自我。

编辑审核:海洋工程学院